看繁花盛開,浮生若一夢,生死與輪迴,希望與黑暗並存........。
每個人都喜歡看到美的一面,對惡的一面我們心懷慈悲,有時表象的惡也不是真惡,表象的善也不是真善。人容易受現象所欺瞞,因為我們加了主觀的自我判別,善與惡、醜與美、光明與黑暗就對立存在了。
相對於人生或許最燦爛輝煌的那一刻容易使人記住,看春意盎然、秋葉凋零或冬夜孤寂....,最重要的是不應錯過眼前的美景。我們常常因為一些瑣事,或是一些不必要偏見造成誤會滋生煩惱,錯失了很多可以靜下心來欣賞美感與享受生活的時光,卻還要額外花時間去旅遊或安排時間忙著學習,把生活過得緊張忙碌不安,生活看似過得充實,實則生命失去觀照,與心靈的踏實穩定實不相干,減法的人生使人更自在。
浮生若夢,疫情一下子就過去三年,新的一波又將起,對於外在的環境我們無法控制,只能盡量做對地球人類蒼生有益的一面,才能永續。雖然希望的背後與黑暗共存,但只要我們有信心,一定能再度跨過難關。
展出藝術家:塵三
塵三(b.1953~)渴望在有限的生存裡洞觀無限的可能,這是塵三先生的創作動力。他的創作內涵根源於他對東方美學、哲學的深刻體會,善於以當代手法呈現東方水墨精神,畫面充滿靜謐氣氛的意象,與山水的自然靈性,因常年觀察世界的脈動與敏銳的洞察人心,並深入中國文化與西方的思維。使其創作不拘泥於傳統,大破大立、暢快疏朗,山川的美景自然湧現於前,不受限於任何時空,傳達出的宇宙生命之深沉本質,使觀看者有舒暢胸臆的感覺。
展出藝術家:堉泉
堉泉(b.1982)將西方的媒材與東方文化的繪畫技法相結合,再運用自己獨特的技法,融合再加以創新,畫作充滿生命力表現。因為家庭淵源,從小就在中國書畫裡熏陶長大的他敏銳地嗅出墨香里的寫意精神,堉泉從早期的神獸系列開始建立其個人獨特風格,藉著恣意流動的油彩技法,在畫面上捕捉了傳統建築紋飾裡的斑斕色彩。其後,堉泉大膽突破題材,花卉、動物、山水、花鳥、石頭等六七個系列同時發展,大自然的天光雲影、水流石痕、迸發的岩漿等等,都成為他表現色彩與肌理的靈感來源。
近年來,更是去繁就簡,以「減法」的 手法褪去了具體形貌,2019年嘗試將畫布尺幅從大至小的極致限縮,改變觀者的觀畫方式,同時也挑戰自我。次年,發表了更為內省式的創作,其內涵的複雜層次更為多重。堉泉的繪畫承襲自中國老莊思想中的「無」與「空靈」、易經中的自然觀以及日本禪宗美學的「侘寂」。其創作特色在於線條與造型之表現,透過熟練的運筆技法 : 潑灑、勾勒、暈染、橫掃、平塗。他在油彩間找尋讓色彩流動奔騰的技法,成功地以油畫媒材營造出水墨般似有若無的空靈韻味,並以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彰顯東方精神。
展出藝術家:劉信義
劉信義(1981~)的當代水墨創作從感受自心出發,繼而觀看他者、體察時代人心,如哲人般探究著人性的本質,也如詩人般吟詠著愛、孤寂與希望。其作品呈現出含蓄、沉靜與溫柔的氣質,也充滿了濃厚的精神心理氛圍,常喚起觀者內心底層的幽微感受。
其創作以絹布作為創作的核心媒材,因其滲透的特性,也讓信義思考到東方所謂自然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。劉信義早期的創作以黑灰白或是冷色系為主,近期作品搭配一點色彩及水干顏料。其獨樹一格的作品極具魔幻與超現實的魅力,藉由人體、臉孔、花卉、骷髏、山、水等符號表現人性的複雜與生命的強靭。在繪畫方式上延續著工筆、寫意兼備的作畫方式,但運用更多的流動性筆觸去增添繪畫上的趣味。在氛圍的營造上塑造一種較為輕盈的感受,作品呈現出微微的憂鬱卻不會凝重的感覺。
展出藝術家:張益昇
張益昇(b.1981~)長期定居在大陸成都教學並創作,他是少數台灣人很早就在大陸奮鬥的藝術家,他說自己在成長的經歷裡,從小到大隨著父母的工作不斷遷移,從農村到城市,漂泊的艱辛與無奈一直根植在記憶中,直到自己決定到大陸奮鬥,也是經常往返於重慶與成都之間。伴隨著在每個不同的城市相處過後,使張益昇對城市有特殊的感情,”建築物”變成他所鍾愛的創作對象。
近期作品經由城市符號呈現關於人生浮華易逝的特點。透過作品所營造的氛圍從而使觀者可以透過自身經驗去體會美感,增加對現實的遐想,在虛幻與現實中,體會跳脫生活的感受。他减少用筆的形式感,利用其他複合媒材的方式與基底的處理,呈現畫面的特殊效果,基本上捨棄用筆,用壓、印、拓、染等形式營造水氣蒸融的感覺,自然而樸素,不刻意的精雕細琢,讓畫面中的建築物體成了有機的生命體,形成一種的奇妙氛圍。
展出藝術家:陳廷彰
陳廷彰(1990~)的創作主要以忘川搖的神話為主,廷彰作品中空間的穿透與交疊,多帶有一種鮮明的動勢,或說是以某種動態傾向來概括所畫符號或物象的特性,這可以說有一種音樂性的傾向,類似於一種旋律的疊韻, 而這些動態彼此形成一種關係,這些關係多是矛盾而相對的,或是方向上的相對或是概念上的相對,但這種相對或說矛盾,是一種組合,一種自然。所謂老子之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。